自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重要部署以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引发热议。7月31日,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出席发布会,就深化财...
记者缴翼飞北京报道 1. 风险控制:配资炒股需要谨慎控制风险,避免过度借款导致无法偿还。建议选择可承受的借款额度,合理分配资金,控制仓位,及时止损。 8月16日...
简化转主板机制、为大量从事研发活动的高增长企业增设的市值、收益、研发测试等相关改革措施从1月1日开始,港股创业板IPO已经进入新的阶段。港交所公告显示,其创业板...
林剑称,新疆的发展成就有目共睹。中国中央政府的治疆政策深入人心,我们多次援引大量的数字和事实来说明,所谓的“强迫劳动”“种族灭绝”完全是无稽之谈,是极少数反华分...
当前我国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下一步民政部门将如何改革创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有关工作?民政部部长陆治原接受采访时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加快完善老龄工作体制机制山西...
7月31日,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财政支持推动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就当前地方财政收支形势、下半年施策重点、做好民生保障、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等话题作出回应。 年初至今A股市场先抑后扬,市场估值从低位展开修复,大盘蓝筹相关指数普遍实现正收益,中小市值表现偏弱。展望下半年,宏观范式转变下中外金融周期分化,结合我国积极的稳增长政策及中长期改革,我们认为今年投资者预期最为悲观时期可能已经过去,2月以来的修复行情虽有波折但仍有望延续,继续维持我们在《2024年A股展望:行则将至》中“市场机会大于风险”的判断。下半年建议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 近年来,财政部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持续优化财政政策供给,加强战略任务资金保障,强化财税制度支撑,深化国际财金合作,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财政部副部长王东伟表示,下一步,财政部将不断加强财政宏观调控,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提升财政治理效能,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更多财政贡献。 图片来源:国新网 来看发布会上介绍的最新财税数据: 1.党的二十大以来,累计新增安排专项债券11.35万亿元,支持补短板、惠民生领域建设项目9万个左右。 2.今年的预算安排中,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农林水、卫生健康这四个领域的财政支出位列前四,合计占比近50%。 3.2022年至2024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约30万亿元。 4.目前,我国关税总水平为7.3%,低于9.8%的入世承诺。对约1000项商品实施较低的进口暂定税率,与32个国家或地区相互实施优惠的协定税率。 5.截至2024年6月底,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已下达了8.99万亿元,下达比例是88.1%。 6.截至7月26日,今年地方政府新增债券已发行1.9万亿元。 7.截至7月24日,超长期特别国债已发行4180亿元。 8.今年以来,中央财政已经向地方下拨了救灾资金115亿元。 谈地方收支形势:财力能覆盖支出 今年以来,地方财政收支情况备受社会关注。财政部预算司司长王建凡在会上表示,上半年中央下达转移支付8.99万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6万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8万亿元,“从财力端和支出端来看,财力是能覆盖支出的。” 上半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0.9%,增长幅度较小。王建凡对此解释称,主要是去年中小微企业缓税,抬高基数;部分能源矿产类产品价格持续下跌,影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去年年中出台的提高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政策在今年产生翘尾减收影响。 上半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约1.53万亿元。王建凡表示,虽然土地出让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是下降的,但降幅在收窄。 “总体看,1—6月地方财政收入增幅呈逐月回升态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社会保障、就业、教育、农林水等重点支出都得到较好保障。”王建凡表示,2024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总额为10.2万亿元,截至6月底,已下达8.99万亿元,下达比例是88.1%。“总的来看,地方财政运行总体平稳。” 谈下半年施策:指导地方加快专项债券发行使用 今年以来,财政政策靠前发力,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撑。据财政部综合司司长林泽昌现场介绍,在政府投资方面,去年1万亿元增发国债已全部下达地方,基本都已落实到项目上;今年地方政府新增债券,截至7月26日,已发行1.9万亿元,将更多新基建、新产业(300832)等领域纳入专项债投向范围,专项债额度分配向项目准备充分、使用效益好的地区倾斜;今年还安排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重”项目,截至7月24日已发行4180亿元。 林泽昌表示,财政部将加大政策实施力度,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具体来说: 一是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放大效应。根据需要和项目准备情况,及时发行并使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积极支持“两重”实施。指导地方加快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加快增发国债资金、中央预算内投资等使用进度,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二是加力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目前已经印发通知,将统筹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力支持推动“两新”工作。 三是持续强化基本民生保障。落实好就业、教育、养老、医疗等领域的财税政策,加强财政资金保障,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 四是加强财政收支管理。严格依法依规组织收入,不收“过头税费”。严控非刚性非重点支出,把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强化各级政府责任,确保基层财政平稳运行。 谈民生保障: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 社会保障关系群众的幸福冷暖和社会公平。林泽昌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民生保障作出新的部署,财政部门将按照中央要求,加大投入,完善机制,与相关部门一道,把老百姓关心的事一件件办好。 在“老有所养”上,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健全筹资和待遇合理调整机制,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支持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保障好特殊困难群体基本养老服务需求。 在“病有所医”上,健全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机制,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大病统筹和医疗救助制度,加强医保基金监管。支持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加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顶层设计。 在“劳有所得”上,加强与就业政策协调联动、同向发力,完善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的就业支持体系,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 在“幼有所育”上,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加强普惠育幼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 谈消费税改革:分品目、分步骤稳妥实施 1994年分税制改革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财税体制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现行地方税体系。但随着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现行地方税制度体系不够完善、结构不尽合理、税权配置不够健全等问题日益突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对于如何增加地方自主财力,拓展地方税源,王东伟介绍了三方面的改革任务: 第一,拓展地方税源。在现行规模较大的几个税种中,消费税全部归属中央,主要在生产和进口环节征收。下一步,考虑将推进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稳步下划地方,统筹考虑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税收征管能力等因素,分品目、分步骤稳妥实施,拓展地方收入来源,引导地方改善消费环境。研究把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合并为地方附加税,授权地方在一定幅度内确定具体适用税率。改革环境保护税,将挥发性有机物纳入征收范围。 第二,适当扩大地方税权。近年来,在环境保护税法、资源税法、耕地占用税法等地方税立法中,已赋予省级地方确定具体适用税率、税收减免等管理权限。今后,在中央统一立法和税种开征权的基础上,探索研究在地方税税制要素确定,以及具体实施上赋予地方更大自主权。 第三民间股票配资,规范非税收入管理。非税收入主要归属地方,是地方财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虑将规范非税收入管理,适当下沉部分非税收入管理权限,由地方结合实际差别化管理。深化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把依托行政权力、政府信用、国有资源资产获取的收入全部纳入政府预算管理。对于收费公路问题,将按照“受益者付费”原则,推动优化相关政策。 |